「本」カテゴリーのアーカイブ

「障子戸の表裏

Posted: 2012年1月7日 カテゴリー:

http://iwasironokuni.cocolog-nifty.com/komiti/2009/12/post.html

简单说就是纸的光面贴窗框上,窗框是表,留在室内。毛面纸露在外面是里。

装起来时左边在后面,右边在前。

另,据说日本和中国贴窗纸的顺序是反的。

Cocolog_oekaki_2009_12_11_08_38

<障子紙>
白無地⇒「スベスベしたほう=」・「ザラつく方=裏」
ただし、最近のは逆のも有るので確認した方がよい
<障子戸>
縦横の細木などでできた「桟(さん)」が見えている方が「

そこで障子の張り替えは障子紙の表が桟が見える障子戸の表側になるように貼るのが正しいのです。

さらに障子戸と襖障子戸(唐紙障子戸)の立て方にも伝統の規定が有ります

  • 4枚仕立てなら部屋の内側から見て中央の2枚が手前(内側)になり両側戸は外側にする
    二間続きの中氏切り襖の場合は奥座敷(床の間、上座)内から見て上記と同じくする
  • 2枚仕立てなら部屋の内側から見てが外側で右が手前(内側)にする。

面白いことに近代的と言われるアルミサッシの引き戸でも、全てこのルールが適用されて設計され設置されていますので確認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本を読みなさい

Posted: 2011年7月13日 カテゴリー:

要看书呀

近自然工学

Posted: 2010年5月20日 カテゴリー:
一本书,作者 山脇 正俊,介绍网站http://www.amazon.co.jp/近自然工学―新しい川・道・まちづくり-山脇-正俊/dp/4797225505

早年早稻田大学电气工学硕士毕业后在瑞士读博士,学习之余修行柔道,合气道,太极拳等武术,对人与自然环境产生兴趣,未取学位,留在那边,一边教武术,一边成为了环保主义者,在瑞士德国活动。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所关注的内容广泛,围绕着河川的近自然状态的人工改造的课题,统合了土木,水利,建筑,景观,植物,政策管理,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真是以具体事件为中心,打破学科划分,广义人居环境建设的楷模。
序中有一句话,近自然工法在具体问题中没有一个定式,但目标不明确则就像是没有目的地的海上航行,非常危险。说出了搞研究的经验啊。

不差想只差做 转载读者2010.1

Posted: 2010年3月3日 カテゴリー:

 当我和妻子准备辞掉工作到秘鲁利马去教书时,我听到了许多议论,弄得我心烦意乱。我们的朋友和同事大多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行为。“你们俩现在的工作多好呀,”他们说,“再说,你们会讲西班牙语吗?”

  然而,这些怀疑我们精神出了问题的议论过去之后,我又听到另外一些不同的议论。“几年前我也差点儿到国外去教书的。”“我们曾经差点儿也去了南美。”“我们差点儿就辞职到国外旅行了。”我从他们的话中听到了遗憾,品出了悔意,于是我和妻子知道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我们花时间研究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其他南美国家的地图,认识这些国家的钱币,了解印加人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的历史名人。旅游手册上的介绍让我们想亲自到阿塔加马沙漠、亚马孙河和安第斯山脉去看一看。

  我们在利马下了飞机,乘校车去我们即将工作的地方。途中我们经过了一些印第安人的村庄,那些低矮简陋的房子提醒我们等待我们的生活将可能是艰苦的。接下来的一年当中,我们需要自己烧水喝,常常因为不洁的食品吃坏了肚子;我们要学当地的语言,要适应这里的生活———在这个七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有一半人用不上电喝不到自来水;乞丐拽住过我的胳膊;强盗对我实施过抢劫;我们在大街上碰到过老鼠;在面临太平洋的峭壁上与一群野狗对峙过;秘鲁最大的恐怖组织“光辉道路”每个月都会对城市的电力设施进行破坏,这时我会点燃蜡烛给国内的亲朋写信;当地震撼动我们的住所时,我们相拥着躲在门廊里,听到门外一片西班牙语的祈祷声和尖叫声。

  我们徒步寻觅印加人的足迹时会在古遗址上睡觉过夜;我们艰苦跋涉八天八夜考察了“失落的印加城市”马丘比丘;我们在著名的瓦斯卡拉山上攀登过;我们在印第安人的巴诺斯村庄的温泉里泡过,这个温泉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称,我们的房东是一个热心好客的老太太,对待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晚上都会送给我们一罐热巧克力茶,给我们介绍她的祖国的历史。

  我们在美洲最古老的斗牛场ACHO广场观看斗牛比赛,为斗牛士们呐喊助威;我们在亚马孙丛林的树藤上荡秋千,在丛林深处我们见到了巨大的蜘蛛和蚂蚁,在亚马孙河的急流上我们勇划独木舟。

  我们去了南美的其他国家,去了赤道的北面;我们住过一美元一宿的旅馆;我们结识了许多朋友;在横穿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的汽车上,我们与一位智利商人交谈了几个小时,我们一会儿讲英语,一会儿讲西班牙语,享受着学用一种新语言交流思想的快乐;在乌拉圭蒙特维多的一个露天咖啡店,一个男孩让我帮助他修改英语作文,我相信第二天他的英语老师会对他的作文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巴西和阿根廷的边境上,我们观看了世界五大瀑布之一伊瓜苏瀑布。

  后来,我们漂洋过海来到了瑞士的日内瓦,在那里一个和我们一起登过瓦斯卡拉山的德国朋友接待了我们,还帮我们用8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的法国标致。我们开着这辆车游遍了欧洲。我们在德国山林区、英国湖泊区、阿尔卑斯山脉宿营过,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柏林、慕尼黑、罗马和威尼斯有我们留下的足迹。

  十八个月之后,我们回到了家,身无分文,事实上还欠了很多债。但是,我们有一橱子翻烂了的旅游手册、一箱子破损了的地图和两颗装满了回忆的脑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向人们冒出这样一句话:“我们差点儿就那样做了。”

走钢丝的演员 (转载)

Posted: 2010年2月8日 カテゴリー:

走钢丝的演员 卡夫卡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12:27
有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准备要在高空尽情展现他的绝活了。他要挑战的是一条相当长的钢丝,可甚至连他自己也说不准啊它有多长;他只能看到终点处模糊的轮廓,所以无法目测远近。 
    可是他站在起点处却镇静自如;对他来说,去干这件事本身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挑战终于开始了。他心如止水,毫无畏惧,所以能很好的任用他那天才般的技艺。所以看上去他步履轻盈,并不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紧张、生硬。所以,人群中不时会爆发出一阵掌声。 
    本来,如果照这样下去,结局兴许就是:走钢丝的演员最终到达终点,如愿以偿。 
    可是,偏偏这时有人说了句:“他难道就不知道自己站在多么高多么危险的地方吗?”这句话似乎一下提醒了人们,他们开始悄悄议论起来。 
    而此时的走钢丝的演员正聚精会神地走钢丝,没有注意到下面人们的变化。 
    “嗨!上面的先生!”终于有个大嗓门的家伙忍不住问,“你知道自己站在多高的地方吗?” 
    走钢丝的演员愣了一下。“呃……这个我倒没仔细想过……事实上我从不在意这方面的……”他有意识地向下瞟了一眼,“现在,据我估计,大约……” 
    “如果摔下来呢?” 
    “必死无疑。” 
    忽然,走钢丝的演员的心颤栗了一下。 
    “你知道这钢丝有多长吗?” 
    “呃……” 
    “不知道?那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完成,凭什么认为自己在走到终点之前不会摔下来?”
    “我不知道,我只是有某一种信念。你知道,当信心变为信念时,那种力量……” 
    “你的信念可靠吗?” 
    “这个……” 
    “你的信念能保证你不会摔下来?” 
    “够了,我还得继续……” 
    “如果你摔下来将会怎样?” 
    “如果我摔下来将会怎样?”走钢丝的演员竟傻傻地这样反问。 
    “你的家人、朋友会失去一个儿子、兄弟或者好朋友,而我们也会失去一个好的走钢丝演员。” 
    “那我应该怎么办?”这时走钢丝的演员的思想已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你应该选择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表演形式,比如从一把椅子走到另一把椅子……” 
    “他掉下来了!”有人大喊,打断了大嗓门的话。 
    走钢丝的演员本想往回走,照人们希望的那样去做,可是他已经不再像开始那样心如止水、步履轻盈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危险,再加上歇了那么久,所以他紧张、手脚僵硬,结果脚下一滑,摔了下来。 
    他倒在地上,意识逐渐变得模糊;终于,在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得到了解脱。

成为天价到底需要怎样的必备条件?

Posted: 2009年12月11日 カテゴリー:
转自ABBS一篇文章一部分,天价作品下的艺术生存现状,http://abbs.com.cn/abbs/comment/read.php?cate=2&recid=12189

其中如下一段文字说明了“成为天价到底需要怎样的必备条件?”,如果把关键词——艺术家,换为建筑家会不会成立?

  A.艺术家的才气——这一条在过去的一般认识里,应该是判断一个艺术家优劣的首要条件,但随着观念的改变和市场运作的成熟,它已经逐步退居二线了。当然,它仍然很重要,只是这种“才气”是否合乎潮流似乎更重要。在如今这个媒体时代,选择的多重性,使艺术家比凡·高的年代有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无奈,当艺术真的回归人民面向大众时,艺术家反而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艺术家也在被“选美”。凡·高是一个奇迹,他除了是艺术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是一个“炒作”的奇迹,这毋庸置疑。但是,现在很难再出现凡·高了,现在是一个影像极度过度的时代,时代选择天之骄子,时代不再给后人留有余地了。所以,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必须要有极其强烈的符合这个时代的气质和气息,能够在这个时代立足的艺术家,都是把手扣在时代脉门上的人。所以,这个时代艺术家的“才气”首先应该包括他的观念、思想、情感、判断、行事方式和表现内容,最后才是作为“手艺人”的那部分手艺。

  B.艺术家的人际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每个艺术家同时也都是他自己的经纪人,这个“作为经纪人的一半”是否发展成功,对艺术家至关重要,因为如今全球经济最重要的模式和方法,与过去年代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经纪人制度的诞生和确立。所以,现在一个好的艺术家,大多都是一个社交的高手,不懂社交的艺术家基本上属于断了一条腿的人——行路难!这真正是一个好汉需要三个帮的时代。

  C.批评家和策展人的抬举——批评家和策展人其实和画廊与媒体在某个层面上干的是同样的工作——发现并推荐艺术家或者一种艺术观念。由于批评家和策展人属于艺术界的权力机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掌握着艺术家的生杀大权,所以艺术家和他们的关系如何,有时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前程。批评家在观众到达之前介绍艺术家,而策展人则让艺术家登上舞台。

  D.媒体的关注程度——在国外,大艺术家就是公众眼中的明星,而在国内,艺术家对百姓而言还什么都不是。但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随着中国现在艺术在国际舞台频繁亮相,中国的媒体正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艺术家。

  E.博览会——中国的博览会暂时还不能作为一个指标,因为它太宽松了,任谁人只要有钱就可以进去摆地摊儿。但海外有一些著名的博览会是很难进入的,它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瑞士的巴塞尔博览会、法国的菲亚克博览会等等,那些场所往往大师林立。

 A.展览经历——展览经历主要是看艺术家参加国内外大展的经历,比如双年展、三年展,其中又以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为最高阶梯。从1993年以来,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以架上绘画为主)基本上都参加过这三大展中最少一个展览,他们在参加这些展览后,大多数人都开始了飞黄腾达的人生里程。但是,这个潜规则在2003年遭到了“挑战”,因为策展人侯翰如将“一列广东火车”(几十个艺术家)开进了威尼斯。一些历史没有那么悠久的双年展,也渐渐令人瞩目,成为艺术家渴望搭乘的国际航班,比如伊斯坦布尔双年展、里昂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布拉格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悉尼双年展等。另外,一些国外重要美术馆、博物馆组织的展览也很重要,它们让我们的艺术家有机会和世界级的大师比肩而立。再就是艺术家的个展经历了。

  B.收藏经历——收藏经历是判断一个艺术家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收藏经历主要是指一个艺术家作品被那些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家和其他重要机构所收藏。一般而言,只要被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对艺术家来说都是一种荣誉,而如果被那些收藏有很多大师作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则又万分重要,比如MOMA、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塔特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格拉兹美术馆、蓬皮杜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等。而国外有些大收藏家也十分了得,他们的收藏有时比一座中型美术馆还要丰厚,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可以影响到美术潮流的发展和一些国际大展的走向。

 C.拍卖经历——拍卖虽然有较浓的商业气息,但是在这个“金钱唯一”的时代,商业几乎是评判艺术品好坏的“唯一比较公正客观的标准”——当然,商业是随时代潮流而变的,今天的抢手货很可能变为明天的粪土,能够坚持屹立不倒的艺术家就是大师。这几年,各大拍卖行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现在艺术,国内的嘉德、华辰和翰海,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两家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曾梵志等人的作品在拍卖会上迭创佳绩,屡走新高。

  D.代理画廊—— 一个艺术家被什么档次的画廊代理,也表明了这个艺术家的档次和受重视程度,目前代理中国前卫艺术家的著名海外画廊有法兰西画廊、亚历山大画廊、东京画廊、麦勒画廊、小山登美夫画廊、汉雅轩、少励画廊等。

未来十大绿色工作

Posted: 2009年12月10日 カテゴリー:

 (本文来源:《科学画报》  作者:戴星翼)
 2009年9月10日到9月12日,世界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在我国大连召开。“绿色经济中蕴藏的机遇”成为本次论坛的议题之一。绿色经济理念已经风行全球,绿色工作也将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主流。
     绿色农民      绿色农业将推翻过去依靠石油开动机器、依靠农药消灭害虫的耕作方式,取而代之的将是小规模的有机耕作方式。绿色农民不仅要掌握现代化耕作方式,还要学会市场管理技能,转型做个实业家。
       森林管理员   现代林业也讲究可持续发展,森林管理员将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从乱砍乱烧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教会他们种植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的果树、药草或木材,并在种植过程中平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人   制造和安装太阳能系统已经为全世界提供了77万个工作岗位。而且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薪金丰厚。这样的工作机会无处不在,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人就有用武之地。
       节能建筑商     世界上近一半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建筑。  节能建筑需要大量具备特殊技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们不仅能建造新型绿色建筑,还可投入旧房的节能改造工程中。
       生产风力涡轮发电机的工人      风不仅带给世界清凉,还带给世界能源。目前,风能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风能相关产业已经为全世界提供30多万个工作岗位。如果你掌握了生产风力涡轮发电机的技能,你将成为未来职场的宠儿。
       生态学家      为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为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政府、环保组织还是私人企业,都需要生态学家为其提供有关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绿色MBA      现代企业正逐步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必然会增加对绿色MBA人才的需求。从赢得市场、赢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绿色MBA人才提供的绿色管理模式将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
        废品回收员    尽管纸张和塑料的回收市场趋于缓和,但钢铁的回收市场仍然旺盛。回收废品秉承了节俭的传统,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回收的废品范围扩大,包括电子垃圾、衣服、建筑废料等,回收公司也日趋专业化。
        绿色软件开发商  绿色经济需要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工程师,为绿色产业设计、建造和维修现代化网络系统,比如巩固风能发电厂、智能型电网等产业的网络系统。
        城市规划员      城市的规划与绿色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除了加强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之外,城市规划员还需要建造城市花园,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生存空间。

《减法生活——化繁为简的幸福法则》

Posted: 2009年12月6日 カテゴリー: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84735
新浪读书,列位可以一读。

古人有寓言,针对不愿扫屋的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前后对比,言简意赅,辩证的中国式寓言。本书则是洋人以实证主义态度,扎扎实实的教导人们扫一屋对扫人生的重要,并具体教人怎么扫,非常有操作性。引领我们从杂乱的生活中脱出。

九件事【转载-鲍尔吉·原野《读者-2009-20》】

Posted: 2009年10月15日 カテゴリー: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

一、孝老。就老人的恩情和寿数而言,熬一碗粥跑过去端给老人都不为过。当年父母哺儿是春蚕抽丝,侍奉双亲却应斩钉截铁。别的事可以不急,这个事要急。

二、行善。行善等不得发达之时,等不得日进百金之日,最穷的人也能行善。党中央在陕北时,有人向毛泽东报告,警卫战士张思德烧炭牺牲了。毛主席说,他是个老实人。雨后,他拿铲子把路上的坑洼处垫平踩实,是个忠诚的人。平整小路,可为大善。只要利他,凡事皆善。行善要及早。

三、健身。身体不是永动机,虽然它有一点像永动机。对身体的修补、建设统称健身。使之健,而非使之衰。健的方法几多,有时要饱一点,有时饿一点。有人泡脚,有人沐头。要像爱护公家的一草一木那样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身体觉得自从跟了你没吃亏。健身不能等。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怕。

一、年龄。有人恐惧年龄,这是可笑事情中最可笑的事。

年龄大,说明你是赢家。人活着,比树活着难度大得多。能顺利地活下来,是万幸之幸,怎么能恐惧年龄呢?恐惧年龄的人有一点点虚荣心,但他早晚会知道活着已是上帝的恩赐。对年龄,要变怕为爱。

二、孤独。人是群居动物,看电视、打麻将、聊天、摆龙门阵都为摆脱孤独。然而孤独可以清心,可以宁神。人总有孤独的一刻,在茫茫人海中照样孤独,做大事更要适应孤独。能孤独而会交际,才是活力的象征。孤独之独,是独立、独有、独享之独,要变怕为亲。

三、未来。怕未来的人不在少数。怕未来是不知道应该怕什么,先怕一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样东西中,能把握的只有现在。虽然“现在”也在转瞬即逝,但毕竟在掌控中。内心强大的人好比过独木桥的人,只要走好眼下这一步就可以了,别想下一步。未来无须怕,因为还未来。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悔。

一、工作。人所以做当下这一种工作,乃是逢缘而成,在偶然之中包含铁定的必然。工作是什么?是饭碗,是话语权,是跻身世间的位置,是报答社会的机会。在怨恨中工作比吸烟酗酒的毒性还大。努力工作而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是福分。居什么岗位都不必后悔,自有冥冥中的安排。

二、机遇。如果当年没有抓住机遇,相当于这个机遇并不存在,悔没有用。有用的是,机遇变身再来时抓住它。谚语说: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没有天天遭到机遇的人,也没有一辈子遇不到机遇的人。另外,谁知道当年没抓住的机遇是祸是福呢?沉实笃定的人,对什么事都不悔。

三、出身。出身所代表的不光是父母,还有童年与乡土的一切。有些虚妄的人常后悔自己没生于深宅大院。父母给人一条搏天下的性命,这已是万分难得,其他的要靠自己闯。对出身生悔的人早晚当叛徒。

上帝看重那些生于艰难、手脚并用打天下的人。上帝从不垂青常常后悔的人。

中国人真的总是不高兴×(转载读者)

Posted: 2009年9月20日 カテゴリー:

巫昂


  最近市面有一本叫做《中国不高兴》的书,引发热烈争论,大家很雀跃地在阅读,也不管里边有什么内容。单就书名说事儿,中国人别的特色我不好妄加评论,不高兴是真的,真的真的是很不高兴,要找个人聊聊高兴的事,太困难。

  台湾一位叫做张复的作家关于抑郁症的一系列文章提到,中国人恐怕是世界上悲伤指数最高的民族,因为百年来的大多数时候处于挫败当中:对外战争失败、经济不景气,且一直比较贫穷。我也举个例子,中国人遇到一点点事情,以抱怨为先,家里头出了点事,比如上周没买便宜大米而这周大米提价了,妻子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向丈夫抱怨:“我早跟你说,不要这样,你不听,看看,弄成这样了!”

  跟很多中国同胞说话,都会不可避免地面对这种种悲观论调:人生就是苦,痛苦的,悲痛的,惨淡的。我在北京时住的小区有个卖菜的阿姨,从别人店面里头分租了五平方米开始创业,做到现在,已经独自开了100多平方米的店。但是她还是不太高兴,每次都说菜的进货价很贵,挣不到什么钱。当然,诉苦是一种商业策略,我们这些居民因此不好意思跟她抱怨菜价越来越贵,而菜色越来越像黄花菜。她的不高兴说明,事业成功不会让她变高兴,说自己不高兴,是一种表达习惯。

  留意一下不难发现,无论在哪里, 撞到结伴游玩的同胞,苦着脸的比咧开嘴大笑的多得多,旅游好像是老板派出来出差,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不然常年呆在家里,又觉得有些对自己不够友好,但即便是对自己友好了,也不知道怎么个乐法。所以,我们的表情肌里头,眉间肌老化得特别快,眼角的笑纹倒是要推迟很多年出现。北京人说的“傻乐”,其实是一种美德。

  不高兴,还有一些副产品。一般来说,任何同胞,心里要是有个较为出格的计划,征询五个以上的朋友,五个半都是给予打击、反对、提醒他注意危险,结果连那人自己最后都觉得好荒谬。而那五个半,潜意识里头不希望身边的朋友有所行动,且真的做了,只是扎堆继续抱怨现状了事。

  尼采说过:“我在潜意识里头希望亲人遭遇不幸。”最后尼采大师去往疯人院,在自己和亲人当中第一个品尝了遭遇不幸的滋味。国人也大致如此,自己不乐观的人,往往也希望周边人等一起浸泡到愁云惨雾当中。

  这是悲观主义的进阶。

  那些祈祷地球和平、国家太平、朋友幸福的话,真是场面得很。你是否不止一次因为某个熟人倒了霉窃喜呢?反正我自己有过这样:多数熟人有所遭遇时,我都有难以控制的窃喜。基本思维过程如下:这事儿幸好没落我头上,看他/她以后还怎么狂得起来,因为他/她倒了霉,我无需付出任何努力,便很自然地在人群幸福排行榜上上升了一个位次。但是,嗨,人生真是难以预料,不久我也遭遇了不幸,我周边一百公里,也随即响起了听不见的鞭炮声,丧钟为不久前洋洋得意的本人而鸣。

  汤姆·汉克斯主演过一部叫做《救我》的电影,讲的是一位现代鲁滨孙的故事。一位老美,飞机失事后独自掉到荒岛上,呆了四年。后来有幸重新回到文明社会的他对老朋友说,他以为他会老死在那个小岛上,跟一个破皮球相依为命。虽然挚爱他的妻子以为他死了,嫁给了别人,但这位被生存需要压榨出人类最乐观精神的哥们,依然扯起了生活的风帆。

  无需这么极端,只需要把那些养成悲观习惯的同志,放在山里头两三天,让他们听听野兽叫,浇两场雨,保定每个人回来都会对生活有新体会,会从一堆儿抱怨里头,挑出很多句赞美来。

  到美国之后,发现美国在乐观主义上比咱强。举个例子,老美习惯了家里一台洗衣机,一台烘干机。我很喜欢看HGTV(家居频道),其中有一档专门讲美国人到外国城市买房的节目。有一期节目里讲,两个老美夫妻去西班牙巴塞罗那买房子,对当地人家里头只有洗衣机而无烘干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们问房屋中介:“难道你们就靠太阳来晾干衣服吗?”

  看到这段,我并没有大笑,相反,我想到了,也许我们跟西班牙人一样,总是用太阳来晒衣服,晒得香酥可人,西班牙人还挺心安理得,而我们面对这场景,悲观主义的思维模式顿时跑将出来,开始抱怨自己没有一台美国式的烘干机,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真是无能,没钱、穷、不够时尚、没品位、没创造力。然后延伸到种族问题:个子小、骨骼细腻、说话小小声。然后延伸到语言学习能力:英语发音不标准。一说到英语发音不标准,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都会倍感自卑。很奇怪的,在北京大咧咧生活的一些老外,汉语发音往往不标准,但我们总会很有耐心地帮他们纠正。

  总之,由一台破烘干机,拉出来一根很长的尾巴,迅速赠送给自个儿一堆否定意思的单词,以及终生不可自我饶恕的自卑感,伴随了一整天的长吁短叹,并把眉间肌,拧成一组硬邦邦的天津十八街麻花。这才是我们不高兴的中国,值得有反思精神的人另外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