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カテゴリーのアーカイブ

可以让乃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转载)

Posted: 2010年3月23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ZZ,献给即将投身盖世活动[为祖国工作50年]的领导,并聊以自勉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的去
  
  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的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
  
  在会议上,一个停留在心灵舒适区域的人会消极的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但从来不关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会想到多做一步,让接下来的别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这个舒适区域的人,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级认可和指点之后把手头的工作尽快的完成,并随时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调整。(注意: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当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会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来的同事不久就变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则大方客气的自我介绍,并了解对方和自己的关系。
  
  在聚会上,前者总是等待别人发言,并喜欢私下里评论对方的言语;如果这个桌子上没有人发言,那直到用餐结束,也没有人认识你。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饭的开始介绍和闲谈,这看起来很困难,有时候会有失面子,但往往你会发现,对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说几句话。
  
  以上只是很小的几个例子,但是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园中的“随意性”从身边赶走,尽早的冲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开始做好和这个社会交流的准备。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
  
  我十分痛恨听到的一句话是:“我晚些时候会把这个文件发给所有的人”;因为这往往预示着我必须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同样,以下这些言辞也会让人觉得厌恶至极:
  “到时候有人会把那些东西都准备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后天客户会过来拜访”
  “好像他说……”
  
  一般是人都会这样说话的,因为这样第一给自己留下了广阔的余地,第二也不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好像什么事情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似的。说实话大学里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一个人要么是在课堂上是混的,要么下课之后是混的。两个都没有带有混的色彩的人,要么是超级牛人,要么是神经病。所以,就因为人人都在混的,所以校园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校园也容易让人单纯。所以学生社团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现在
  
  回想起学校里做的工作,当时还觉得挺卖力的,但工作了之后才开始感觉到什么是效率。
  
  当你进入了用金钱计算时间的地方之后,你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学校里养成的这种习惯。如果上级问你什么时候能实施你给他的承诺,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这样的答案对于他来说完全等同于你没有回答,并且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坏印象。(当然,这样的回答往往在学校社团,学生会工作中是常见的)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老鼠刚刚出世不久,老鼠妈妈问小老鼠:你现在能看见了吗? 小老鼠说:能。 老鼠妈妈说:那你能看到那块红薯吗? 小老鼠说:是的。老鼠妈妈说:那是一块石头,这说明你不但还看不见东西,你连嗅觉都还没有。
  
  似是而非的应答往往一样会暴露出你更多的弱点。可能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几个:
  1.你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没有责任心,认为这些并不重要。
  3.你应付上级。
  4.你不敢说真话。
  5.你喜欢逞能,答应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独立工作。
  当你的上级在以上选项中怀疑的时候,潜意识中你已经同时具备了以上所有的弱点了。
  
  
  
  相反的看来,这样的回答,总是让上司恼火。
  第一,他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第二,他依然需要记住提醒你,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已经落实了工作。
  第三,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经做了的事情中,都是这样没有落实的。(这点非常致命)    
  第四,往往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计划不得不被耽搁或推迟或不能给出明朗的结束时间。
  
  所以———
  甲问:你什么时候能把要这个漏洞修好?
  乙说:我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大概明天就会来修的。
  一天后
  甲问:维修公司什么时候回来,你找的是哪家维修公司?
  乙说:好像他们说安排不出人来,如果可以的话,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过来。
  一天后
  甲问:漏洞怎么还没有修好?
  乙说:我晚点再问问他们。
  甲说:今天下午之前不解决,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先选择后者,然后在最后时间一次性赶工把考试要复习的东西突击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请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击”。又或者,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的时候,你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往往我们总是想把事情从头到尾全部想好了,才开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举个例子: 我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给我一个喜欢的女孩子打电话的时候,想象了各种情况——-1,她接电话的时候在做作业。2,她在做作业,她妈妈接的电话。3.她也很无聊,很想找人说话。4.她正在被父母训斥。 5.她正在想另外一个男孩。6.她父亲接电话。 7.她家正好来了什么亲戚,亲戚接了电话。 8.她接了电话,但父母就在身边,说话不方便。。。。。等等等等。我整整想了一个下午,想好了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的策略。然后勇敢的拿起电话机,按下了那几个按钮。结果——-她不在家。
  
  所以,当你徘徊不前而手足无措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为害怕这个事情可能发生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或应付。工作的时候需要一种起码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么状况,我都能把它引导到我需要的那条线上去的。另外,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时间,如果不知道,就赶快求助,或想办法,苦恼和忧虑会给你更多的压力也会把剩下的时间蚕食殆尽。
  
  另外,警告一下:永远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级派的事情放一下,等这集《越狱》看完再说。—-90%的情况下,你会忘记,或者来不及,因为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象要更多的时间。说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习惯。
  
  第四:不要认为理论上可以实施就大功告成了!
  
  这点太重要了,往往当真正实施的人开始做了才会发现计划完全等于鬼话。如果不亲自实践,做计划的人会早晚被实施的鄙视。永远需要提升自己的办实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谈。
  
  首先,如果你是做办公室工作的,或者做策划和计划的。请千万不要把你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让别人试试看。比如,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人流量很少的地方举办露天歌唱会。这会让执行的人觉得你在玩他,拿他做实验。没错,理论上,在任何地方都能举办歌唱会,但是,在不同的地方,执行的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其次,和执行的人讨论你的安排。比如,新来的你的下属,你可以安排她坐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那是一个很难和大家接触的角落,这可能比你什么都不安排更差。的确,理论上一个人要坐下来,需要的只是空间。但事实上远远不止那些。
  
  再次,不要奢望一切会随着你的计划进行。理论上这个会议会持续两个小时,但是,这是“不考虑在开场后的30分钟全场都在调试话筒”,或者“场下没有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的前提下的状态。 大学生已经习惯了把事情做到 "理论上看上去很美"的程度了。 论文,ppt讲演,考试,辩论赛…… 这些校园智商大比拼,都是教我们如何完美的做好“纸上谈兵”的功夫。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事情的能力比想象的弱。
  
  如果你是在学校的学生,测试一下自己,能否能搞定以下这些状况:
  1.学校要制作一套校服,由你去寻找供应商,砍价,至少有三家公司的报价。
  2.学校保安抓住一个学生偷窃,怎么处理?
  3.学校的一个很重要路段的路灯坏了,你能否让它三天内继续亮起来。
  4.食堂需要请一位专门烧清真菜的厨师,一周内到岗位。
  
  当你开始思考以上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思路和“看过去两年这个公司的业绩趋向,做出一个下个季度的市场策划方案”要相差极大。你会发现后者只要你做到“看上去很完美”,没有人知道按照你这样做结果会怎样。而上述的工作你只要一想,就会体会到不少的压力。因为你不处理好,结果就是明显的失败更大的问题就会相继发生。
  对了,这种感觉就是“工作”给你的感觉!这就是“工作”和“纸上谈兵”的差别!
   
  第五:不要让别人等你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别人放下手头的工作来等你。在大学中可能只是同寝室的人的几句半开玩笑的抱怨,在工作上很可能导致你的潜在合作伙伴的丢失。

  你在做一个工作的同时要知道别人的进度,而永远不要落后。这不像是在考试,你比别人做的慢,别人可以先交卷,你到时间了做不完你自己承受扣分。在工作中的情况是这样的:这是一场没有人能做完的考试,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张试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阅读理解,有的人做的是完形填空,有的人做的是语法…… 然后大家做完了相互抄,这样,所有人都做完了。 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却还在没有做完,那么做得快的别人会开始做你的那部分题目,然后也是相互抄。慢慢地,大家会发现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来代替,整个团队中可以不需要你,这个时候,没有人从你这里得到试卷的答案,也没有人会给你他们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请一定记住这个例子。
   
  
  第六:不要认为细节不重要
  
  在大学里,往往做事粗枝大叶,看看差不多就行了。相反,在企业里管理的精髓就在于将简单的事情做到细节。一个慌忙寻找保险箱钥匙的动作就很有可能丧失你晋升财务主管的机会。
  
  公司的管理,其实需要的并不是把很难的事情做到90%—-比如,优化管理层的核心工作流程、改变公司在当地政府面前的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而管理要做的是把每个简单的事情做到100%—–比如,把公司的每个人的档案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整齐的存放起来、在门卫设立一个外来人员的签到台、把会议室多余的椅子拿走、和电视台讲好下个礼拜三来公司做采访、把试用装送到客户手里、在生产的咖啡上加一个口子、给下一期的封面人物拍照……等等如此。 如果你能把所有细节的问题都如实做到,那你才有开口升职的本钱。
  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于是就和自己说:我以后做管理吧!做管理?问一下自己,如果,公司资产被偷窃了,所有员工士气低下,办公室杂乱无章,公司电梯又坏了,打印机没墨了,采购计划超支了,产品滞销了,客户迟到了……你愿意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从小事开始做起吗?想好了这些再考虑是否把管理看得太空洞了。
  
  第七:不要表现得消极,仅仅因为你所做的事情不是你的兴趣所在。
  
  很显然,在学生时代,当做到自己喜欢的时候,我们会pay200%的精力去创造,但如果是枯燥的事务,我们便懒得理睬,最好能有办法应付过去。但在工作上80%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繁琐而看似机械的,如果仅仅为此而表现的闷闷不乐,那么你会郁闷更久。要知道你的上司已经为这个项目够烦恼了,你还想让他看到你的表情吗?
  
  学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并把注意力放在日常工作能学到些什么上去。如果现在你努力的抱怨工作,那么接下来你就是努力的寻找工作。尽量少用“有趣”,“好奇”之类的词语来描述自己想要的工作,而是“充实”,“有成就感”,“乐意”之类。
  想想以下职位,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工作不是在等你有很好的状态下让你做的很有趣的事情:
  1.高速公路收费口的收费员:一天都是面对一个小窗口,把一张卡片送出去,这样要持续好几年。
  2.学校食堂厨师:永远在烧大排和鸡腿。烧一年。
  3.作家:交稿期要到了,我还在孕育灵感,两个星期没吃早饭了。
  4.外科医生:刚刚睡着,马上叫我做一个3小时的手术。这样至少一周一次。
  5.门市部销售:产品不好卖,8点上班来就坐在店门口,一个人,坐到晚上6点,今天没有一个人来,和昨天一样。
  6.公交司机:我开车不用你指挥。这条线路我开了三年了。
  7.宠物商店店员:生意不好,还要一早就过来听着20条狗的叫声一整天,听一年。
  8.公司职员:晚上两点下班,第二天还要8点上班。关键是路上还要一小时。这样已经一个月了。
  
  再想想自己是不是只是接触了这个工作一个月或者才碰到没几个困难,这个时候抱怨的声音最大。
  千万不要想着去选择一个有趣的职业,因为没有那样的工作存在。没有哪一“种”行业是开心的,因为如果有,那所有人都去干那个了。最多试着问问自己本身的兴趣吧。self exploration。
  
  第八:绝对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仅寄托在公司培训上
  
  人绝对不可能经过一次培训就脱胎换骨。相反,集体培训上学到的东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 就像食堂烧大锅菜一样,总没有你最想吃的菜,因为这样做容易,并且不容易得罪人。
  
  很多学生很看重所选的公司有没有培训,这说明,你不但不知道这个公司做什么,你甚至不知道怎样学习这些技能。
  我的感悟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学你想要的知识,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知识是什么,你只会做出两种行为:1。等待别人来教你,并且等待别人发现你不知道的地方。2.寻找现成的答案并且拷贝。期待公司培训的人,就很大概率上是第一种人(不排除极少真正优秀的公司培训)
  
  许多的同学有这样的习惯思维:
  因为,这个公司的培训能结束达到多少多少的程度
  又因为,这个程度正好是我想达到的
  所以我尽力进这家公司
  因为我进了这家公司
  所以它自然会使我达到了这个期望的程度。
  
  我们把参加培训和达到效果很幼稚的画上了等号。其实往往集体培训上所得到的信息是最没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永远不要期望单靠听课,靠老师把同样的东西给所有的人,你会得到比别人更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观察和思考自己的需要上,找到问题的所在再通过观察和实践得到的答案才是真正的知识。
  
  所以,刚刚开始工作,什么都不会,不要认为那样是正常的,因为公司还没有培训过呢!等我接受培训了之后,我就全都会了。如果你一无所知还等待别人会可怜你的无知而施舍你知识,那你会为你的无知而付出更多的智商。
  
  
  第九:不要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是害怕的条件反射。不要认为别人看不出这点。

  我记得我小学里的一件事情。我一次作业没有带来,老师要训斥我,说:你怎么老是作业不带?
  我当时说:不是。。。。 当我正要支支吾吾时候,老师说:什么不是?你带来了没有?
  我说:没有
  老师说:那不就是没有带!什么不是!就是!
  之后我就发现,我只是害怕承担责任而条件反射似的就说了“不是”,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会发现,身边有无数的人在用“不是”作为被责问之后的第一反应。
  其实现在很多人面对工作也是这样,当上级责问的时候,很条件反射的就做出了推卸动作,然而这样的动作,接下来往往是无力的辩解,以及一些很粗糙的借口。这样会让上司感到你这个人很难沟通,并且很不真实。
  外一种情况,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我指责一个人,他永远是强调客观。其实这点才是学生最典型的特征。这说明他太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并受它们决定。如果你和上司之间会出现以下类型的对话,想想是不是需要改一下你的处事方法。
  
  甲: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给副总看你的报告!
  乙:刚才c在打印,我在等他结束,现在他大概好了吧,我去看看
  乙:还有点东西要修改
  乙:b也要把东西给副总,我因为等他
  乙:a他说我报告不用给副总看(a是乙的同级同事)
  乙:不知道副总在不在哦,他的门关着。
  乙:d他叫我帮他打印文件!怪他!(d是乙的同级同事)
  乙:我的杯子突然找不到了,在找杯子。
  
  
  不愿意负责任的人的不利在于他会让上司怀疑他的忠诚程度,因为上司给他的命令往往会因为一个小事情而被搁置或者打折执行,转而被他人的意识所改变。
  
  
  
  第十:不要对自己说“我是大学生”

  
  这点包涵了很多信息。
  1.不要认为自己有多清高
  2.不要仍然以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3.不要感觉低人一等
  4.不要等待别人的关怀
  5.不要把这个作为犯错误自我安慰的借口
  6.不要忘记搞清楚,公司究竟给自己的待遇是多少,老练些,这不是在做志愿者。
  
  品格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确保人际关系质量的关键。除此之外,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些人做好事会让人感激一辈子,而有些人帮了别人却可能费力不讨好,不但得不到感激和回报,还让人心存嫉恨。将同样的产品以相同的价格推销给同一个客户,有些业务员可能被粗暴地赶出门,有些业务员却可能签到大单,甚至被客户奉为上宾。
  人际交往的技巧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话题,囿于篇幅,在这里只能结合我的切身体会做一些
  
  简单的列举,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了。
  1. 多给别人鼓励和表扬,尽量避免批评、指责和抱怨,不要逼别人认错。
  2. 要学会倾听。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3. 如果你要加入别人的交谈,先要弄清楚别人究竟在说什么。
  4. 交谈之前尽量保持中立、客观。表明自己的倾向之前先要弄清楚对方真实的倾向。
  5. 注意对方的社交习惯并适当加以模仿。
  6. 不要轻易打断、纠正、补充别人的谈话。
  7. 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多多鼓励。
  8. 不要因为对方是亲朋好友而不注意礼节。
  9. 尽可能谈论别人想要的,教他怎样去得到他想要的。
  10. 始终以微笑待人。
  11. 做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但是在讲笑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笑。
  12. 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13.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看着对方的眼睛,不管你是在说还是在听。
  14. 转移话题要尽量不着痕迹。
  15. 要学会聆听对方的弦外之音。也要学会通过弦外之音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6. 拜访别人一定要事先通知。
  17. 不要在别人可能忙于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打电话过去。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情。
  18. 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先问对方是否方便通话。
  19. 一件事情让两个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20. 你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都迟早有一天传入这个人的耳朵。
  21. 不要说尖酸刻薄的话。
  22. 牢记他人的名字。养成偶尔翻看名片簿、电话本的习惯。
  23. 尝试着跟你讨厌的人交往。
  24. 一定要尊重对方的隐私,不管是朋友还是夫妻。
  25. 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当你与其中某个人交谈,请不要无视其他人的存在。
  26. 要勇于认错。
  27. 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
  28. 给予他人同情和谅解。
  29. 尽可能用“建议”取代“命令”。
  30. 不要轻易做出承诺。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尽可能做到。

美術academy school

Posted: 2009年11月30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推荐一个美术学校的网站,面向社会人的美术鉴赏方面课程。主要特点是每单个讲座为主题单元,进行日本和东西方的对比。例如有一讲是说欧洲的天使,同时存在印度发源的佛教的飞天,形象上都是张翅膀的人,怎么传到中国,日本后翅膀就没了,变成了羽衣的演变过程。

讲座的大体内容相关海报一下网址可以下载到

研究方法相关

Posted: 2009年6月15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川农在线的讲解,强烈推荐给各位
 
 
论文研究方法种类(2009-02-10 10:09:43)转载
分类:星外来客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稍微介绍一下日本的建筑杂志

Posted: 2009年6月9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现在干啥都要业绩,设计院也好,高校也罢,也有同学问过日本这边的发表的情况,自己也是门外汉,不知怎么来,但是首先应该是了解日本的几个比较传统的杂志先
 
偶然看到网站介绍,就摘录一下,供各位老师,设计师们参考。有啥咱们再交流
 
誌名:新建築
出版者:新建築社
 
誌名: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出版者:日経BP社
 
誌名:建築文化
出版者:彰国社
 
誌名:近代建築
出版者:近代建築社
 
誌名:住宅建築
出版者:建築思潮研究社
 
誌名:新建築. 住宅特集
出版者:新建築社
 
另外,这个网站提供上述杂志刊登的建筑作品按照名称查询相关内容:
 
另外补充一些:
建筑学会,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相关学会,19世纪末至今,其发展变迁本来就可以反映日本的建筑学的发展史:
建筑学会会刊 建筑杂志
建筑学会论文集
 
城市规划学会,成立较晚,参加者有建筑,成规,土木,经济等各方面学者。
城市规划学会会刊  城市规划论文集
 
日本建筑家协会,uia的日本分舵。主要有建筑设计师组成,最纯粹的组织。
貌似没有会刊,但常常组织设计赏。
 
日本建筑协会,发源于打扮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建筑相关从业者汇集。
会刊是 建筑和社会
 
还有些民间社会研究者组织,以相同志趣爱好按照地域结成协会。大的也有自己的会刊,定期和不定期出版相关刊物,貌似不很主流学术。例如研究城郭建筑的
 
 
 

日本建筑史入门推荐书(转载@日语)

Posted: 2009年5月11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某大学老师在研究室博客上推荐的书,他强调自己的研究方向是 历史工学   尽管我们都知道他学的是建筑史。算是一个在建筑史内比较强调做东西的倾向吧。某年前曾来我校讲座,没有去听。顺便,自从TU的ZW回国当老师后,也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讲座了。

 

 

築史入門推薦本(とりあえず建築は日本を主に)

● 世界とは何か
『資本論』K・マルクス/岩波書店/1969年
『純粋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そのほかE・カント/岩波文庫
『現代棟梁 田中文男』INAXギャラリー/1998年
『精神と自然:生きた世界の認識論』グレゴリー・ベイトソン/思索社/1982年

● 21世紀の芸術論の幕開け
『ルネッサンス 経験の条件』岡崎乾二郎/筑摩書房/2001年

●歴史とは何か
『全体を見る眼と歴史家たち』二宮宏之/平凡社ライブラリー/1995年
『歴史入門』フェルナン・ブローデル/太田出版/1995年
『歴史家のアトリエ』ジョルジュ・デュビー/新評論/1991年
『近代世界システム』イマニュエル・ウオーラーステイン/岩波書店/1981年
『歴史主義の貧困』カール・ボパー/中央公論社/昭和36年
『地図にない町』フィリップ・K・ディック/仁賀克雄訳編/早川書房/1976年

●ポスト建築史学
『severalnessー事物連鎖と人間』中谷礼仁/鹿島出版会/2005年
『ピラネージ建築論 対話』G・B・ピラネージ/横手義洋訳 岡田哲史校閲/アセテート/2004年
『都市表象分析1』田中純/INAX出版/2000年

●都市について
『日本都市史入門1空間』高橋 康夫編 吉田 伸之編/東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
『日本都市史入門2町』高橋 康夫編 吉田 伸之編/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
『日本都市史入門3人』高橋 康夫編 吉田 伸之編/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
『図集日本都市史』高橋 康夫[ほか]編/東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
『日本の都市空間』伊藤ていじ他/彰国社/1976年
『都市を読む・イタリア』陣内 秀信/法政大学出版局/1988年
『都市の建築』アルド・ロッシ/大竜堂書店/1991年
『アルド・ロッシ自伝』アルド・ロッシ/鹿島出版会/1984年

●建築史学、建築論
『建築史の先達たち』太田博太郎/彰国社/昭和58年
『日本建築の歴史と魅力』太田博太郎他/彰国社/1996年
『建築の世紀末』鈴木博之/昌文社/1977年
『言葉と建築』土居義岳/建築技術/1997年
『日本建築宣言文集』藤井正一郎・山口廣編/彰国社/1973年
『日本近代建築学発達史』丸善書店/1972年
『形の合成に関するノート』クリストファー・アレグザンダー/鹿島出版会/1978年
『時を超えた建設の道』クリストファー・アレグザンダー/鹿島出版会/1993年
『パタン・ランゲージ ー環境設計の手引ー』クリストファー・アレグザンダー/鹿島出版会/1984年

●日本文化とは何か
『日本の思想』丸山真男/岩波書店/新書版1961年
『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柄谷行人/講談社学術文庫/1988年
「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について」「転向論」「擬制の終焉」吉本隆明/『吉本隆明著作集』」13政治思想評論集/勁草書房/1969年
『日本近代美術史論』高階秀爾/講談社学術文庫/1990年
『近代日本の技術と技術政策』中岡哲郎、石井正、内田星美/東京大学出版会/1986年
『増補 日本浪漫派批判序説』橋川文三/未来社/1965年
『超現実と抒情』大岡信/昌文社/?
「日本文化私観」坂口安吾/角川文庫『堕落論』に所収/1974年
『日本人の西洋発見』D・キーン/中央公論社/文庫版1982
『宣長と篤胤の世界』子安宣邦/中央公論社/1977年
『岡倉天心』大岡信/朝日選書/1985年
『茶の本』岡倉覚三/岩波文庫/?年
『中世の文学』唐木 順三/筑摩書房/1960年

●日本・建築について
『近世建築論集』中谷礼仁/アセテート/2004年
『日本建築の空間』井上充夫/鹿島出版会/1979年
『日本建築史序説』太田博太郎/彰国社(増_竭謔Q版)/1989年
『建築様式の歴史と表現』中川武/彰国社/1987年
『日本住宅史の研究』太田博太郎/岩波書店/1984年
『住まいの人類学』大川直躬/平凡社/1986年
『日本建築みどころ事典』中川武編/東京堂出版/平成2年
『図説茶道体系4 茶の建築と庭』角川書店/昭和37年
『桂離宮』(名宝 日本の美術21)斉藤秀俊/小学館/1982年
『日本の近代建築[その成立過程]』上・下/稲垣栄三/鹿島出版会/1979年
『建築について』小能林宏城/相模書房/1972年
『乱歩と東京』松山巌/PARCO出版/1984年
『日本の近代住宅』内田青蔵、鹿島出版会、1992年
『国学・明治・建築家』中谷礼仁、一季出版、1993年
『日本近代建築技術史』村松貞次郎、彰国社、1976年
『日本の近代建築』上下、藤森照信、岩波新書、1993年
『新建築学大系5 近代・現代建築史』鈴木博之・山口廣、彰国社、1993年
『昭和住宅史』横山正監修、新建築社(新建築臨時増刊)、1976年
『近代日本の異色建築家』近江栄・藤森照信編、朝日新聞社、1984年
『昭和住宅物語』藤森照信、新建築社、1990年
『戦時下日本の建築家 アート・キッチュ・ジャパネスク』井上章一、朝日新聞社、1995年
『日本の建築と思想 伊東忠太小論』丸山茂、同文書院、1996年
『関西の近代建築 ウォートルスから村野藤吾まで』石田潤一郎、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96年
『職人たちの西洋建築』初田亨、講談社、1997年

●日本建築・データベース
『日本の建築家』新建築社(新建築臨時増刊)、1981年
『日本の建築 明治・大正・昭和』(全10巻)、村松貞次郎編、三省堂、1979-81年
『近代日本建築学発達史』日本建築学会編、丸善、1972年
『日本建築宣言文集』藤井正一郎・山口廣編、彰国社、1973年
『近代日本総合年表 第2版』岩波書店/1984年
『建築20世紀』PART 1,2、鈴木博之他監修、新建築社(新建築臨時増刊)、1991年
『現代建築の軌跡』新建築社(新建築臨時増刊_j、1995年

●木割について
「建築設計技術の変遷」中川武(『講座日本技術の社会史7 建築』日本評論社、1983年に所収)

●細部について
『床の間』太田博太郎、岩波新書、1978年
『物語/ものの建築史 窓のはなし』日向進、鹿島出版会、1988年
『物語/ものの建築史 日本壁のはなし』山田幸一、鹿島出版会、昭和60年
『物語/ものの建築史 建具のはなし』高橋康夫、鹿島出版会、昭和60年

●建築史・世界
浅川滋男『民族建築住まいの民族建築-江南漢族と華南少数民族の住居論』建築思潮研究所、1994年
スメット・ジュムサイ『水の神ナーガ-アジアの水辺空間と文化』(NAGA Cultural Origins in Siam and the West Pacific, Sumet JuMSA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te.Ltd.,1988)鹿島出版会、1992年

●保存・復元
『古寺解体』麻野清、学生社
『歴史的風土の保存』太田博太郎、彰国社
『文化遺産をどう受け継ぐか』稲垣栄三他(三省堂、1984)
フィールドワーク入門『SD』特集
『路上観察学入門』路上観察学会、筑摩書房
『見える都市/見えない都市 まちづくり・建築・モニュメント』鈴木博之、岩波書店、1996年

●その他
三枝博音『技術の哲学』岩波書店、1951年

梁啟超先生談讀書方法

Posted: 2009年3月4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原文摘自《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http://libweb.zju.edu.cn:8080/renwen/site/GuoXue/essay/lqc_gxrm.htm

治国学杂话
梁启超

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课外学问,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最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

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的趣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在……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最少也该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他,他给回你的愉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在,是最没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种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专门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汩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

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会实况,都是极重要的。但书籍为保存过去原料之一种宝库,且可以为现在实测各方面之引线。就这点看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感谢它,不应该厌恶它。因为我们的事业比方要办厂,原料的供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

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捡金,沙多金少。但我们若把他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厂里头还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钞下(短的钞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为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食­货志》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汪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励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钞录的随读随钞;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好记忆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兴­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

做我们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兴味,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都最真切,­这是好处。

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劝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最后还专向清华同学诸君说几句话:我希望诸君对于国学的修养比旁的学校学生格外加功。诸君受社会恩惠,是比别人独优的。诸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

任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请你自己打主意吧。

让年味儿更浓些

Posted: 2009年2月10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让年味儿更浓些


http://www.ahedu.cn 2009-2-3 8:30:47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承载着的亲情、伦理、对未来生活的企盼和理想的文化意义,是其它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如今过年年味趋淡,在于我们对于春节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首先需要做的,而且可以做到的,就是增加年的仪式感,增加过年的年味。

  当然,节日的仪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会一成不变,但是,其核心仪式不能够没有。我国的春节,最讲究的仪式,各地不尽相同,且名目繁多,但其中有这样几种大概是共有而不可缺少的——

  一是要击鼓撞钟和燃放鞭炮。年的声音,从来都是粗葫芦大嗓门。我们对年的祭祀,和西方跪拜在神像或神父之下在心里默拜不一样,而是要大声呼喊出来,甚至借助于外力让声响得惊天动地。老北京的太平鼓和除夕夜十二点在大钟寺、潭柘寺里撞钟,都是对年的一种敬畏和欣喜。除夕之夜,鞭炮声彻夜不息,更是不可缺少的年的仪式。其原始意义,在于驱赶鬼魅,后来过年欢快热闹的声音,必须要靠它来体现了。

  二是贴春联剪窗花。年的色彩,从来都是鲜红鲜红的。窗花自己剪,春联自己写,贴在各家门上不能都是一个词儿,像现在买副现成的印刷品,千人一腔,千人一面。我们的春节的世俗化,正在每个人亲自动手的参与,年的味道自然就浓。

  三是年夜饭。它更能够体现出每人参与和年的意义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这大概可以称之为年的味道。农历腊月二十三,自古就有小年之称。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从这天开始,各家开始采办年货筹备过年了,其中准备年夜饭,是最重要的节目。也就是说,年夜饭,不仅不能如现在一样到外面饭店包饭,而必须要在各自家里吃,而且是必须要每个人都自己动手的。过去老北京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磨面做年糕);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不能够闲着,都安排好了关于年夜饭的密密麻麻的“节目单”,在大年三十的夜里达到高潮,年夜饭便自然而然成为了过年的一场大戏。然后去守夜、祭祖、团拜来迎神,这个年才算是真正地拉开了大门,使人们一步迈进了春的里面。

  如此,年味儿才会更浓。(肖复兴)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