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2009 のアーカイブ

1961年年尾,胡适写信给夫人江冬秀,妇道人家一般细致详尽叮嘱结束纽约寓所要注意的事情,信写得很长,说家中的书房小厢房里的那几卷画可装箱,哪些可留给送人。厕所对面小房间里的几本书胡适也牵挂,说“都可装箱”! 

  胡适的另一个牵挂是曹佩生。她是他的伴娘。做伴娘的那一天,曹佩生的眸子就落在了胡适的心里。仅此而已。偏曹佩生离婚后又与胡适相遇。1923年6月,胡适借着养病,两人在杭州烟霞洞的斋房里过起了红袖添香的日子。中秋节时,胡适给徐志摩写信,约他到烟霞洞赏月,并准备公开自己的婚外恋,因为曹佩生已经怀上了胡适的孩子。 

  年底,大雪飘飞时,胡适回到北京,准备与妻子离婚。江冬秀决定以烈女的方式拯救自己。但凡胡适提及此事,江冬秀便河东狮吼,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道:“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吓得胡适偃旗息鼓,落荒而逃。 

  胡适在《如梦令》中写道:“绵延,绵延,割不断的情缘。”1948年底,胡适到上海探望曹佩生,留下一句话:“等我!” 

  曹佩生终身未嫁。1973年,得知患了绝症,悄悄来到湖畔诗人汪静之家里,暗淡的灯光下,将一大包与胡适来往信件托付出去。她道:“如我死,请把它们烧掉。”曹佩生静静地死去。知情人纷纷扰扰,言之灼灼,恳请汪静之捐出或者卖出这包珍贵的史料。汪静之恪守传统仁义道德,不为所动,遵嘱焚尽。 

  徐志摩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他也有陆小曼的日记。他勤勉日记,想请沈从文为自己作传。他是仙鹤,飞来飞去,便把这箱子托付给女才子凌叔华。 

  徐志摩飞机失事不久,林徽因借助胡适,以名正言顺的遗稿整理人的身份找凌叔华要日记。因日记内容与林徽因相关,凌叔华担心日记一到林徽因手里便永远不见天日了,便婉转推挡。林徽因太想得到康桥日记,上门索讨。凌叔华不在,留了一封信。这自然是有意躲避。 

  第二天,凌叔华写信给胡适,一再说八宝箱给林徽因是不妥的。但胡适明显偏向林徽因。凌叔华没有得到胡适的支持,只得将徐志摩的日记送到林徽因家。 

胡适日记中还粘贴着凌叔华的一封信:“适之:外本璧还,包纸及绳仍旧样,望查收。此事以后希望能如一朵乌云飞过清溪,彼此不留影子才好。否则怎样对得起那个爱和谐的长眠人!……我永远未想到北京的风是这样刺脸,土是这样迷眼。你不留神,就许害一场病……” 

  凌叔华不是空穴来风,林徽因拿到八宝箱后,并没有整理出版,她用人间的火种把它们烧掉了。 

  这是胡适的糊涂。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爱玲去美国实践天才梦,第一个求见的亦是胡适。在文学上,胡适给过张爱玲笔墨指点。 

  岁月长长短短,磕磕绊绊,宋以郎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他居然成了张爱玲的第三任遗产继承人。 

  他独居在香港,随便在张爱玲的箱子里一翻检,便搅动了文坛的牵挂。譬如张爱玲自传体小说《小团圆》,生前因为纠缠太多,搁下了,兴意阑珊的时候,也说过要销毁。宋淇夫妇没忍心。张爱玲往生十多年,谁都放不下心也放不下手。还是宋以郎坚定,终于放出手稿,让张奶奶又来红尘一回。

研究方法相关

Posted: 2009年6月15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川农在线的讲解,强烈推荐给各位
 
 
论文研究方法种类(2009-02-10 10:09:43)转载
分类:星外来客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藤森照信的建筑,建筑周最终回

Posted: 2009年6月13日 カテゴリー: 趣味
60岁左右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像老顽童,头衔是东大教授,建筑史家,建筑家。与伊东丰雄常常互相揶揄,学术上。对自己能设计建筑自信而选择建筑史专业,通晓古今建筑史,在自己45岁开始设计时却下决心要建造不属于建筑史上任何样式的东西,是腻烦了,还是超脱。他的经典系列作品是挂在树上的日本传统茶室,他说在设计中从不使用榻榻米,太日本了,弄得自己没有发挥余地。作为本年度建筑周的压轴讲座,咱也给予了厚望,可惜藤森先生的风格是简单的照片加上天马行空的构思,幽默风趣的语言,博得在场日本学生阵阵欢笑,外国人可有些不懂了。
这是本次活动的最后演讲,也许是期待值太高,有些扑空了。同时,估计也是本人在日本大学理工学部的最后一秋了,整体感觉,日大的学生准备做的很细致,却没有气魄,有些不自信的说,唉,正是我的气质么。
 
 
去吧,建筑周,连着我的学生生涯。
构造专业的大腕川口先生,其公司设计了水立方的构造。简单的语言介绍了构造设计中“次元设计”的问题,开始就号召大家去看伽利略。
按本人简单的理解就是,小蚂蚁可以搬运超过体重50倍以上物体。但把它放大的大象那么大,说不定自身体重就把自己累趴下了,简单的放大结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举了两个反例,奥运会建筑,big O 和 bird nest.后来又举例如何通过构造验证100米的鲤鱼幡(比747大)可以像平常那样飞起来。
 

无印良品的造家术 建筑周讲座之2

Posted: 2009年6月11日 カテゴリー: 兴趣
今天终于在和老师沟通完暂时放下论文的压力去听了一下题目所述讲座,结果不虚此行。
无印良品的介绍网上很多,不多说了,只是没有想到是创建于1983年的老铺子,从便宜的好用的为核心加上执着的设计上下功夫,如今已经在欧美国家开始流行。题外,港台的无印良品组合不知道这个公司有么干系?
今天因为是针对建筑系学生,没有多讲别的,一上来就提出包豪斯没有完成,现代主义建筑没有完成的理想,将家作为商品的理想,无印良品通过自己的方式尝试进行。由生产商组织,结合设计者共同面对消费者的循环系统。主要要点为:
大家考虑,使用者,设计者,开发者通过交流来传递价值,而成为商品的关键点在于打破过去设计者和使用者1对1的交流,而力推网络交流。用他们的事例来解释这个网络时代建筑设计与客户的交流方式,可能到达的点。重点讲解网络的情报收集反馈和体现到建筑设计的古城,把人们的习惯如何量化到设计中。
与设计需要设计者的非凡才能不同,主要讲解理念和造家的系统,和用户及潜在用户的双向交流,获得情报,同时也对理想的生活方式科普。这个系统建立前景是更广泛的市场,不仅仅在无印良品中使用,近期就有和三菱地产的合作。
与独立小住宅使用者对个性要求很高相比,吸取了众多反馈意见成果的设计,在集合住宅中似乎更容易推进。
最后对要毕业的建筑学生忠告:不一定要找大企业,日本现在开始20年内进入不稳定期,大企业说不定明天就倒闭了,因此不要追求稳定,不如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直努力做下去。
另,据在本校100建筑系学生调查,96%正在使用无印良品商品,没有使用过的是0人。
 
 
 
 

稍微介绍一下日本的建筑杂志

Posted: 2009年6月9日 カテゴリー: 图书
 
现在干啥都要业绩,设计院也好,高校也罢,也有同学问过日本这边的发表的情况,自己也是门外汉,不知怎么来,但是首先应该是了解日本的几个比较传统的杂志先
 
偶然看到网站介绍,就摘录一下,供各位老师,设计师们参考。有啥咱们再交流
 
誌名:新建築
出版者:新建築社
 
誌名: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出版者:日経BP社
 
誌名:建築文化
出版者:彰国社
 
誌名:近代建築
出版者:近代建築社
 
誌名:住宅建築
出版者:建築思潮研究社
 
誌名:新建築. 住宅特集
出版者:新建築社
 
另外,这个网站提供上述杂志刊登的建筑作品按照名称查询相关内容:
 
另外补充一些:
建筑学会,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相关学会,19世纪末至今,其发展变迁本来就可以反映日本的建筑学的发展史:
建筑学会会刊 建筑杂志
建筑学会论文集
 
城市规划学会,成立较晚,参加者有建筑,成规,土木,经济等各方面学者。
城市规划学会会刊  城市规划论文集
 
日本建筑家协会,uia的日本分舵。主要有建筑设计师组成,最纯粹的组织。
貌似没有会刊,但常常组织设计赏。
 
日本建筑协会,发源于打扮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建筑相关从业者汇集。
会刊是 建筑和社会
 
还有些民间社会研究者组织,以相同志趣爱好按照地域结成协会。大的也有自己的会刊,定期和不定期出版相关刊物,貌似不很主流学术。例如研究城郭建筑的
 
 
 

讲座连台

Posted: 2009年6月5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每年这时候都是。近期有3个:1. lemon建筑系学生毕业展。2. NU建筑周,日本大学理工学部建筑周。3. 国际建筑教育大会,东大和洛杉矶大学?联合举办。
 
1

  • 会期:平成21年6月9日(火)ー 12日(金)
  • 時間:AM10:00 ー PM8:00(最終日は午後5:00まで)
  • 会場:明治大学 駿河台校舎「アカデミーコモン2F」
  • 入場料:無料
  • 主催:学生設計優秀作品展組織委員会、レモン画翠
  • 特別後援:明治大学
後援予定: 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学会
  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協会
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士会連合会
社団法人・東京建築士会
社団法人・日本インテリア設計士協会
財団法人・まちみらい千代田
特別企画: 著名建築家による講評会 審査委員長:富永 譲(法政大学教授)
  「スタジオワークス」合同講評会
各大学出版「学生作品集」販売
合同企画: 明治大学理工学部建築学科「特別講演」
  日本大学理工学部建築学科「建築週間」


2

NU Architecture Forum

 各分野から第一線で活躍するゲストを招き、4つのレクチャーを4日間にわたり開催します。(※各回、講演開始時間30分前より開場いたします。)


□レクチャー1
日時:6月10日(水)18:00-20:00
会場:5号館5F スライド室1
タイトル:「映画と建築のインタープレイ」
講演者:内野正樹(編集者・元DETAIL JAPAN編集長)


□レクチャー2
日時:6月11日(木)18:00-20:00
会場:5号館5F 製図室
タイトル:「無印良品の家が目指すもの ー 暮らしのOSとしての住宅 ー」
講演者:土谷貞雄(ムジ・ネット株式会社)


□レクチャー3
日時:6月12日(金)18:00-20:00
会場:1号館6F CSTホール
タイトル:「ガリレオに学ぼう – 構造設計は進歩したか? -」
講演者:川口衞(構造家・法政大学名誉教授・川口衞構造設計事務所代表)


□レクチャー4
日時:6月13日(土)17:00-19:00
会場:9号館 B1F  901講堂
タイトル:「藤森照信の建築越境術」
講演者:藤森照信(建築史家・建築家・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教授)

NU建築週間
6月10日(水)~13日(土) 
入場無料

主催:日本大学理工学部建築学科 
共催:桜門建築会、理工校友会

会場:日本大学理工学部駿河台キャンパス5号館・9号館・1号館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駿河台1-8-14)
  
アクセス:JR中央・総武線「御茶ノ水駅」/東京メトロ千代田線「新御茶ノ水駅」下車徒歩3分

問合せ:日本大学理工学部建築学科設計講師室 tel.03-3259-0725

■お知らせ
 6/12(金)に予定されていた川口衛さんの講演会ですが、会場が1号館CSTホールに変更になりました。

 
 

 

安藤忠雄来了

Posted: 2009年6月2日 カテゴリー: 兴趣
去听安藤的演讲,去年安藤忠雄的涩谷车站相关演讲,通过明信片抽选,最终没有选上,以至于那张明信片至今夹在书里无法释怀,这次,16年奥运会通过网络申请,终于成功了,虽然在世田谷,有点远。第一次听安藤的演讲是刚来日本不久在东大安田讲堂,快3年前了。
 
王様
安藤忠雄講演会へのお申し込み、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ご参加を承りましたので、入場票をお送りいたします。
入場票に受付番号を必ずご明記のうえ、当日ご持参ください。
安藤忠雄講演会事務局

颠覆传统观念: 不吃早饭更能健康

Posted: 2009年6月2日 カテゴリー: 健康
  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们:“早餐要吃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是,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书, 名为《早餐的革命》,彻底颠覆了这一观念。

      

     本书作者渡边正1922年生于日本山梨县, 毕业于北海道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现任渡边医院院长、西胜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西医学挑战现代疾病——理论与治疗案例集》、《不依赖医药的健康法》、《停了早餐,健康了身体》等书。

 

    渡边正博士在长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不吃早餐的食物治疗方法。渡边医生主张,以人类自身免疫功能与痊愈功能从疾病的根本入手治疗,尤其重视肠内排毒,达到改善体质、净化肠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的效果。 
    

    在对症治疗的研究中,渡边正医生秉承通过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从根本上治疗病患的西胜医疗法,并坚持贯彻于自己的治疗工作中。此外,渡边正先生还非常重视肠内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在他的医院中,除了活用长年积累下来的医学经验,还始终将放弃早餐当作对病人治疗的基本程序。

 

    作者在书中表述了这样一些观点:与身体一样,内脏也需要休息;不吃早餐不易疲劳;放弃早餐,治疗糖尿病;空腹可以提高免疫力;早上没有食欲很正常;早起的身体进入“排泄程序”,早餐紊乱了人体的自律神经;早餐吃得多、好会引发胃溃疡和胃癌;饭后就工作容易致癌。

 

    个人认为,渡边医生的见解很有道理,值得我们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尝试。

 

    其实,日本医生甲田光雄先生也提出过少食健康法,包括废早餐,并且有大量的实际事例。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刘坤教授曾求学于甲田光雄先生,回国后他根据甲田先生的资料写的《神奇的少食健康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章“少食的功效”之二——“空腹饥饿时体内陈旧废物排泄加速”中,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很多关键问题并且举了很多关键的例子。大家可阅读参考,点击查看详情:

   

 

     而且,中国古代早就有避谷、断食疗法等临床实际经验。吃饭只吃七八分饱,一直是中国传统医学所提倡的。吃得少,容易感觉到饥饿,人才会有胃气,才能更健康。吃得过多,增加了消化器官的负担,毒素积累过多,对我们的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百万年以来,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食物的获取没有保障的,人们的机体已适应了这一点,粮食和副食品丰裕,这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人们吃得过多,运动过少,营养过剩,带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就是“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我们还是按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活,不要吃得过多、过饱,少吃吧。

 

    方法是:早上不要吃东西或者11点以后再吃,以便让肠胃得到充分休息。即:一日两餐,中午、晚上各一次。 

 

    一下子不吃早饭比较困难,许多人不习惯,那如何做到呢?可以先减少一半早餐食量,减少固体食物,只喝些粥,过渡一下。

 

    同时,喝咖啡不要加糖;每天都喝2升水,且水要一点一点地喝。

 

    我们也可以在早晨喝些果蔬汁、蜂蜜水。

未来十年饮食大趋势

Posted: 2009年6月2日 カテゴリー: 健康
 
现在,生活方面造成的“富贵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因此,在未来十年,更为理智的人类,将有比现在更强的保健意识和知识。除了运动外,人们将充分注重饮食的健康性,而不是无谓地摄入以满足口腹,不再只讲究“色、香、味” 一味地满足感官之欲,而是首先考虑营养和健康。在未来十年,将会有四大饮食趋势,它们分别是:素食、少食、生食、天然。

 

    1“素食即健康”将被大多数公众所接受,素食将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而不再是佛教等宗教信仰者选择的食物。除了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疾病的威胁外,肉食还含有较多的抗生素、生长激素、各种饲料添加剂、屠宰时产生的毒素、家畜家禽富集起来的其他污染物等,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人们会逐渐选择各种植物性食物,即吃起素食。

 

    2“少食即健康”不仅仅是瑜伽术、气功信奉者、中医养生信奉者才有的理念,而将成为一种大众保健信条。经过一段时间如一个月,人们就会少食甚至断食24小时,以纯果蔬代替一日三餐。

 

    3“生食即健康”也会成为保健新理念,在每个家庭,每天消费的食品中将约有一半是生菜和水果,主食则是发了芽的豆子和小麦,大麦苗和燕麦苗。未经加热的发芽的植物种子或苗不但富含维生素,而且含有活性物质,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促进人身体的健康。

 

    4“天然即健康”也将被公众所接受,全麦黑面包和糙米等将比经精加工的白面包、精米等食物更受人们的欢迎。在超级市场选购各种健康食品,一般人将不买经加工过的精制糖、精制面粉、酒类、氢化植物油、碳酸饮料等;不买含咖啡因、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味精、合成甜味剂或含刺激生长激素的食物;不买经漂染、薰制、腌制、罐头、袋装菜等二次加工食品及以动物作测试的或含有辐射的食品,而会购买更多的未经工业加工的天然的食物。人们将更加重视生活质量,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挣钱,不再会为抢时间而购买速食的加工食物,各种“垃圾食品”将会失去市场。
 
      这四大饮食方式,不但会使人们的身体更健康长寿,而且还会使人们的体形更修长苗条,皮肤更细腻白嫩。未来的十年,人们将更加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