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2007 のアーカイブ

finished

Posted: 2007年7月27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总算完了,关于这学期的设计的总结。或过头来想想能记住的就是在电车上画草图,熬夜做模型,颇有性格的老师和几个学生。发表那天他们问我下学期这个设计课程还参加吗,真是左右为难,享受且讨厌。
 
今天还是日语学校这学期结业的日子,延续了近一个月缺席的传统,连今天的结业式后免费的午餐都忍了。 

for the germans

Posted: 2007年7月20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it is nearly 3 in the moring now, i have just been back form a karaokay party with the german guys and zhao. it is realy make mey life colorful because of the german guys here, i got so dranken when i was with theml. we went to bar and izagaya toghter and so on, but like every thing have an end , we should say good bye to each other next week, may be i will have a new style of life what is called post-german life, which means i will be more ameuture and less fuuny, even so i really like the paried we spend toghter and wish all of us have a brilight future !
chaares for marcus and conelius!
 

sendai mediatheque-japanese students

Posted: 2007年7月20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日本同学的设计简要(其实从投入和效果来看都比我要强很多)解说

sendai media theque annex design

Posted: 2007年7月16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这次的设计课程是仙台现代媒体中心http://www.smt.city.sendai.jp/en/的改扩建设计,属于理工学部修士一年级的设计课程选题之一,主要针对修士一年生和想要上大学院的学部4年生。除了这个选题之外还有2个其它选题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分别是车站周边空间再生(哪个车站自己选)和东京现代美术馆解读和扩建。在经过第一次上课所有的任课教师对课题的介绍之后,学生根据自由选择,大体每个小组由6个人左右构成。选题的共同特点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对象,设计条件限制几乎没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着眼进行设计。除了第一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看现场外,每周上课一次,周六的早上10点到下午4点,(事实上,没有哪个小组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上课,大部分是在这个时间段内选择23个小时大家比较方便的俄时间来上课)上课主要是每个学生小组内发表自己的一周来的进展和作品,老师进行讲评,每个人都轮流完毕,老师在针对着周的问题和下周的要求简短总结。从第一周开始就要做小比例的体块模型和构思草图,然后一步一步深入。这样要进行3个月,其间有一次中期发表和最终发表,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要参与,在一天以内每个学生都要在所有人的面前讲述方案,回答老师门的提问。最终发表结束后,就是学生和老师都参加的恳亲会,吃吃喝喝,热热闹闹的结束。
下面主要针对我们组的设计简单总结。除去第一周我没有去,其他几个人开车去仙台现场调研伊东峰雄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调研和第二周老师有时没有来之后4月20号开始了第一次授课。上课的老师叫西泽大良,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在入江经一建筑事务所熬了几年后现在有自己的事务所,主要作品以小住宅为主,和冢本由晴一起出国一本叫做现代住宅研究的书。98年开始在日本大学作非常勤讲师。此人就像大多数建筑师一样,个性有些孤高,眼光比较挑剔,穿的鞋子和衣服都是布满了小火烈鸟的一个品派。而且带黑框眼镜,不穿正装。喜欢抽烟,但也注意,站在窗户旁边抽,每次几乎来的比较晚,并好几次叫大家去她的事务所看图。常常大发学生帮他买咖啡,找零当作跑路费。学生算上我共6个人,5男一女。分别是enomoto, takahashi,wako,takamura和ooshima。
我的设计的想法是,首先简单的分析原有建筑整体为近似方形的7层,没有用传统的立柱结构,用交叉的较细的钢结构组成桶状结构,形成整体大空间,每层都是近乎正方形的一块版,后期可以自由化份使用。自己觉得作为市民使用的建筑,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没有室外空间不是很方便,于是在扩建中主要考虑了可以方便与周围道路联系的广场空间,以及针对原有空间所作的功能上的补充和增加。
具体来说,增珠的7层主题部分体谅造型和表皮采用与原有建筑相似的处理,和原有建筑层高一致,除了原有功能延伸外增加了带有住宿功能的临时创作室,以供艺术家短期停留和相互交流,1层和屋顶广场部分主要考虑方便市民使用,用大台阶和地面广场相连接。一层主要有咖啡和艺术吧以及料理交流中心,屋顶广场为自由交易休息场所。整体建筑局部采用树结构的表皮,为了表达建筑所处的美丽的街道的文脉。
别的同学的设计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也各自有不同想法,在每次上课的时候也都让我感到非常新奇。只是他们几乎每次上课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然后逐渐趋向一致的设计,让人略感遗憾。比较有想法的创意有;螺旋上升强调线性空间的设计,基和休闲娱乐和专门学校的设计,以出租车和私家车方便来馆的汽车空间设计,市民展览廊的延伸以及对增建用地部分建筑保留的设计。
 
 

学期小结

Posted: 2007年7月14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这学期从四月份入学开始到现在有近3个月,7月底就要结束了,总结一下,出席过的课程有城市规划导读,城市设计,绿色建筑,日本建筑史,建筑遗产保护,建筑设计1。除去只去了一次的,3天大雨两天晒网的和因为导师的课程去混的之后就只剩下了建筑设计算是比较认真的从头参与的课程了。今天太晚了,代我明天去东工大打完乒乓球回来再详细说明

天亮了!

Posted: 2007年7月10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夜里12点多才赶回家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又熬了一个通宵。心情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日本的早晨,天亮得很早,4点半已经挺亮了。下了一夜的雨这时也渐渐停了。听着高桥的fly me to the moon,迎接新的一天。自从选了一门设计课后,每个星期都有一两天不眠之夜,这种情况可望在这周末结束。

安いすぎで

Posted: 2007年7月9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来日本后发现打折的事情经常出现,于是就从被动的接受打折的优惠到主动寻找打折,以至于耽误了不少事情,当然,这是今天通过现实的教训觉悟的。
御茶水车站旁博多拉面的二楼新开了一家肉饼饭的店,为了庆祝开张,今天开始3天每天芬上午12点和下午6点开始提供原价580的套餐200元即可。广告上个星期五拿到之后就在盼望占这个便宜,好好吃以下。中午到的时候已经12点多了,店外排了长长的人龙,好家伙,日本人在这个时候也是这么积极阿,在店员告诉我要等40分钟左右之后,果断的离开了,狠狠地想晚上一定来。中午饭都没有吃,下午就在想着这顿饭的我,没有去图书馆查资料,没有按老师说的去书店招找书,熬到5点30伟大的告诉大家,要去吃啦!路上发现没带钱包,还好身上的硬币也够,叫上了打电话问我一起回家不的z君,就朝店家奔去了。去得太早以至于连排队的机会都没有给我们,让我们一会儿在过来,百无聊赖的在附近转攸,其间两次过去都是门前冷清,让我们等会儿。于是绕着与茶水桥转了一大圈,当然也有认错路的原因,差点走去秋叶园。当还差十分钟的时候又一次赶到店门,这是以发现排了很长的队了,有12 3 个人的样子。店员走过来问我们登记的时候,表上已经有27个在等了。。。。于是含恨离开
回来的路上想起来去买暑假用的青春18票(打折),返回去买却想到没有带钱。于是去更远的地方取钱,快走到了,突然想到,卡在钱包里,钱包因为来得太急没有带///
灰溜溜的回了研究室,想想最近为了买打折的便当每天10点多去超市,转悠好长时间去找。
俨然已经忘了为什么去消费,是为了消费而消费还是为了维持生活区消费,分不清主次。
唉,活该!

tanabata

Posted: 2007年7月7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tanabata是日语发音,写出来就是七夕。
今天是日本的七夕。就像无数动画片演绎的那样,只是没有那么淋漓尽致,大家把愿望写在纸条上,然后挂在竹子上,希望梦想成真。kitanarashino也不例外,在主要的商业街旁举办了七夕祭。

安藤忠雄论工作

Posted: 2007年7月7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译者: Graygirl

 

不感动人的工作不会成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日新闻 2003年6月1日

朝日求人 四周连载

 

通往成为建筑家的梦

 

用手摸索的自学

在我成长的大阪居民区里,有许多小工厂,木工所等的手工作坊。那时我时常去那里玩。14岁那年,因为我和祖母住的房子要增建,所以就有机会给隔壁的木匠帮忙,不过非常有趣。当时还没有想过建筑之类的事,只是觉得动手做东西很有趣,并以此作为目标。不过那个时候我已经会画图了。

高2的春天,我看着赖特设计的帝国饭店,很感动。那时我对建筑的强烈的向往已经很明确了。自己也去看了好多日本的建筑。因为大学升学难,我在函授教育中努力学习,也就是我的自学的开始。并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学完大学4年的东西。19岁的那年我没有出家门一步。从早晨9点到凌晨4点一直坐在书桌前。不用说建筑,包括室内设计,美术印刷设计的有关造型的全部专心致力了。但社会是不会那么容易为此就把你当回事的。1965年我带着设计打工的赚的钱,向海外出发了。

首先,走陆路从西伯利亚到欧洲。看憧憬已久的柯布西埃的事务所,然后是罗马的万神殿,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神殿等建筑的原点,从马赛开始,沿着象牙海岸等,转了一圈非洲,再经由印度,泰国,菲律宾。总之,1天15小时一直在走,看着地平线和水平线,美丽的星星,地球毕竟是圆的等等,非常好而珍贵的体验。那种宏大的真实感,明白了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去理解自然,建筑。同时也有了不管怎样都能活下去的自信。

 

35岁之前拼命

到80岁为止学习

 

建筑从某一个方面上是个虚构的世界同时,另一方是有实体的现实的世界。人们在这实体中生活就是事实。建筑家来回于这思想和现实之间。而对于现实部分有着相对比较重的责任,而且必须好好地完成。为此有必要让自己的头脑和身体都好好的学习。

半途而废是不行的,必须全力以赴的学习。我认为到35岁是能学进去的年龄,所以必须自己对自己加压,要不就不能掌握真本领。我的1965年的欧洲纵断旅行时一天走50公里,看了一个建筑后,就一直想着这个建筑,直到走到第二个建筑,这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这种在脑子里考虑建筑的训练,在那次严峻的旅行中成为可能,到现在也作为我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建筑就像书一样只有读懂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领会。这是不得不学会的。

但是,如果那时自己有更多知识和教育,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和收获吧!

到35岁拼命的学习,到80岁有颗年轻的心并持续工作。不仅仅是建筑包括所有工作,我都想这样做下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日新闻 2003年6月8日

朝日求人 四周连载

 

判断不能依存别人

 

你的可能性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来找寻自己的可能性。并不是说这个工作不会饿肚子,也挺体面的,或是父母老师推荐的。可能性是自己自身来探寻的。美容师,建筑士也好,木匠,泥水匠也好。当然公务员,公司职员也不错。问题是[什么是最吸引自己的?]希望大家能废寝忘食的好好想想。没有可能性的人是没有的,只是朝着这一可能性想到底,思考到底的人很少。

如果你是父母,不必太关心孩子的工作问题。孩子到了18岁就应该自立了。对孩子的出路(前途)插上几句,结果孩子就开始说对这不感兴趣,那既然不是那么称心就找新的工作啦。象这样的父母看上去好像很在为子女的将来着想,其实只不过是在阻止孩子的自立。

这都是年轻时才有的迷惑。坚定自己的意志,但当机立断,杀出一条血路。轻松的路是没有的。

但是就是边犹豫边决定的事也至少用3年的时间全力疾驶。如果是专心致力,有趣的事和感动的事必定会有。最重要的是,就是自己的出路将来而迷惑时,也不依靠别人的判断。就是很难很困苦也由自己来考虑。我想不由自主的向别人指引的方向走着是不会有那种欢欣雀跃的日子的。自由的自己决定,。然或自己负担责任。周围的人能做的只是鼓励。看清自己的极限。当然放弃,死心也是自己的事。

 

有人对我说:活在青春里

诗人Samuel在『青春的诗』中写到,「所谓青春并不是指年龄上的,就算是60岁70岁,把握目标生活下去的都是青春」。即使年轻但有气无力地活着的的人,是算不上青春。我30多岁的那时,虽没有学历,但还算是个建筑师,有好几个大阪的经济人(投资家?)因为觉得我有点意思而支援我。并且对我说,象Samuel那样自由的活着,还把工作托付给了我。

设计了几个占地面积30坪(100m2)左右的家之后,建筑物的规模也慢慢大了时,三得利的佐治敬三先生拜托我设计他们的美术馆。我嘟囔着自己没有设计过大的建筑物,又没自信。先生就说别这么自卑吗,试着做做看。这样就有了现在的天保山三得利美术馆。

一起设计美术馆时,佐治先生总是喧闹着说,不管怎样人生必须过的有意思(笑)。试着在工作时享受期待,高兴的感觉。不会感动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据说那时的佐治先生是,与我一边设计这个美术馆一边在与青春赛跑。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明白的是,如果不全力以赴,是着不到工作的,也是就说,希望你们全力以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日新闻 2003年6月15日

朝日求人 四周连载

 

看那些有勇气去做的事

 

以前人的工作为粮食,让自给奋起

工作着活着是一件持续着紧张感的事。如果做的是一件好的工作的话,就应该会和接下去的工作联系上。

不过,我曾被问是不是也能做到不安心,不跌倒,持续保持紧张感。其实这是件是非常难的事。还必须考虑到体力的维持。健康,轻松(轻便)是必须的。 

 为了克服精神不振的办法是,经常看那些有勇气有挑战性的人们的工作。我每年大约10次左右去国外。每次都珍惜任何一点点的时间去看建筑。巴黎巴黎圣母院的Gothic建筑,Sainte Chapelle 教堂 ,还有是Louver美术馆,Pompidou 美术馆等等,从历史性的建筑到现代建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但还是又去看了。这样的建筑是可能的,世上有完成这些建筑的伟人在,为此我就又有了新的勇气。可能,还是不可能先另当别论,可以让自己明白把超过那些前人的挑战作为目标。

 刚刚去了看了代代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场。是丹下健三设计的20世纪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是厉害。就是看了好几次也还是感叹不已。我很想接近这个水平。这样的建筑也能设计出来,它又一次给了我勇气。专业滑雪的三浦雄一郎有许多伟大成果。最近他和九十几岁的爸爸一起完成了Mont Blance滑降和登上Everest山顶都很令人感动了。人类这么伟大。那自己怎样呢?想别忘了时常用那些有勇气的行动打动自己的心。

 

燃烧自己

 我在1975年设计了清水混凝土个人住宅「住吉的长屋」。宽只有12尺进深只有42尺左右的细长的建筑,我在正中做了个没有屋顶的中庭。不管是冬天冷时去厕所,还是下雨天去另外的房间都得过那个中庭(笑)。有关这个设计有赞成也有否定。且还是否定的多。可是我认为这是合乎大阪的风土的,那中庭是一个表现随时与自然(共存)的真实感的因素。没有冷暖气,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春秋让人感到舒适,与自然一起生活。在与自然的激烈地搏斗中活着。我在报纸和杂志上主张了这一居住的原点。有过相当多的抗议,但,还是有一部分的人对我的这有意志的建筑给于了评价。当然住在里面的主人也是很勇敢的。

规模再大,只是模仿外国的设计的建筑,的确也是个庞大的工作,但这种没有激情的设计,工作是得不到人们的肯定的。因为大家明白那构思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在里面。与此同时,不仅仅只是抵抗那些前有的东西,表现自己的意志,作为工作必须面对现实的状况。必须具备客观地看清自己的斗志和勇气与真实的部分。回顾你的工作时,希望大家想想自己是否满怀激情地做了,又完成了写什么。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日新闻 2003年6月22日

朝日求人 四周连载

 

让自己成为领导人,跑在最前端

 

人,跟着能让自己理解的目标

 日本人的忍耐力,协调心等等每个人的文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可以这么说至今日本能渡过这么多的危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国民的的力量。 

 但是,日本忘记了培育领导人(leader)这件重要的事。经营也好政治也好缺少领导人是日本的现状。日本国民期待着,以适当的顺序,相应的地位的人成为leader,但是,所谓leader,应该是有想象力,能够清楚地提出目标的人。那是和所谓的年龄,地位,权力没有关系的。不管是大企业,还是象我的25人的建筑事务所都需要能明确抓住应该做的事,清楚理解目标,并为此全力以赴的人,也正是那样的人应该作为leader并在工作的最前锋持续努力着。

象能打瞌睡一样的中途而废的跑步方法是不行的。比如说开车,时速60公里左右就会马虎,希望大家用超速的120公里,150公里奔跑。当然要有如果撞车了就是结束的精神准备(笑)。周围的人说不定会给你忠告,那是因为你比较突出,拼命的姿态显现出来的原故。决心做好工作,并对工作负责,为此有人会跟着这种真正做事的leader。这些与规模,地位没有关系。就是只有几个人做的事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并加已实现。明确的想法和强烈的意志都应该告诉自己的朋友们。如果都是些不想出人头地只愿平静的生活的人的话,那这个国家也就只有日渐颓废了吧。想跟年轻人说的是,就是只是想体验一下什么是认真工作的感觉,也应该全力以赴地工作,让自己成为leader。

 

把自己的明天与别人的明天相连

 

 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最后支撑着的都是有责任心的个人。家庭,地域社会,学校也是一样。在自己所属的小组或企业里,你自知自己应有的责任吗?并打算完成它吗?我想所谓责任,就是指有用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意志。找寻自己能承担的事,并担负起它。这是自己对自我能力的热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热爱。但这和把个人的责任做为负担是截然不同。

 一个有1亿2千万人的国家。如果每个人都好好地考虑自己的明天的话,日本将拥有无法置信的力量。我希望大家不要随波逐流,希望大家确认自己能做什么。

1950年代到60年代末了的年轻人们,为国家应该如何存在而反复思考斗争着。各自摸索着未来活到现在。但是,不知不觉中这种拥有自己价值观活着的形式,被钱这个价值形式而代替一直到现在。不可能只要有钱就行的,为了明天,是年轻人探寻新的价值观的时候了。借来的东西是不行的,把握自己的想法和责任全力以赴,发现工作事业的生动之处。(谈)

上瘾了

Posted: 2007年7月2日 カテゴリー: Uncategorized
“说到后现代主义,对此我并不能完全掌握其理论的根本,对其作品例也不是很熟悉。依我之浅见,后现代主义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求广纳并蓄的设计技巧。或许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度丰富多样的时代,舍不得放弃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企图同时享受多样化的文化信息的结果。就象我自己,家里收藏小物件,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文革的都有。我不想把它们某一类只收藏在柜子里,某一类陈设出来。更不想家里零乱不堪,所以在摆放陈设上总在物件的色彩、形状、位置、大小等方面,作整体关系上的协调努力。因为我没有受到“正统”的后现代主义教育,所我的行为中是否也有后现代主义的原始性呢?
整体概念实际上是有尺度层次的。完全人为的整体设计只适应于一般的、通常的尺度。在超大尺度规模如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等项目的整体设计,必须有分层次设计的过程。需要留有时间中的非设计的偶然因素。只有这些因素介入之后才能达成更加丰富、生动和完满的结果。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是一半由人的科学专业的宏观设计控制、另一半则是人的社会发展的自由意识支配的结果。自然村落的美,不但在其传统空间形式的整体美,也在因时间因素而成就的整体美。因此自然古村落的美不但表现在空间上,也表现在时间上。(现代社会主义新村落缺乏的更是时间因素。)现代规划设计上向村落学习,有时也是学习时间的表现
苏州古城的小河,原有的河岸历经数百年沧桑变得弯曲凸凹。这种弯曲凸凹虽由人造,宛若天成,有自然的整体节律变化美。现在为了河岸的整体统一改造,把原来的弯曲河岸拆除,砌成平直统一的样式。无意间把苏州情趣四溢的古河变成了城市沟渠。设计上的整体在这里似乎成了整形。整体设计因此而误入歧途。
我国传统的视觉艺术习惯于以具象的、文学叙述的表达方式。至今还未能向前跨进一步发展出自已抽象的、形式符号化的表达式。由于中国视觉艺术在发展中缺泛更进一步的经验里程。因而中国人有时很难欣赏纯粹的现代西方的抽象艺术作品。因为我们不能联想到形式以外的更多的东西,即便是形式源于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和叙述背景。更糟高的是那些西方作品己经道明作品形成的起点与终点,我们还是茫然无知(包括我自已)。西方艺术形式已经是高度多元和现代化抽象化。但在最形式化、抽象化的艺术之后也有具象的、文学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背景。也不排拆文学的情感介入。所以我们在欣赏西方抽象艺术时,不凡退一步,或许就能理解其结果。”
”我始终认为,评价一样作品的好与坏,是来源于这个作品是否来得真实。”